2023年自学考试07194传播心理学复习提纲(2)
1、行为主义
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,他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从意识改变为行为,而把内隐的心理结构、意识排除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。
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斯金纳、托尔曼等,把行为主义概念放宽,除去可察看的外显行为以外,还包含整体行为,内隐性的意识经历和中介变量,将S→R变为S→O→R。
行为主义第三代代表人物班杜拉等人提出并进步了社会学习理论。
主要理论
1、行为主义理论★
概念: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打造条件反射的过程。
研究办法:察看法、条件反射法、口头汇报、测验法。
缺点:①否定遗传有哪些用途;②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有哪些用途。
2、社会学习理论★
特征
①强调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用途;
②强调认知原因,改变了传统行为主义重刺激——反应,轻中枢过程的思想倾向;
③强调察看学习,觉得很多行为都是察看别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学习来的,特别看重榜样的重要程度;
④强调自我调节过程,觉得人的行为会产生自我评价的反应。
问题
无视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多元性,试图用自我效能的群体效应起到改变落后社会现实有哪些用途。
3、班杜拉的交互决定论★
环境会决定人的行为,人的行为亦会决定环境。环境会塑造一个人的认知结构,像信念及期望。而人的认知结构又会决定一个人的行为,而人的行为又会改变环境。在这个过程中,这三个元素会互相影响。
4、班杜拉的自我调节理论
自我调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。广义的自我调节,指大家给自已拟定行为标准,用自己可以控制向奖赏或惩罚来加大、维护或改变自己行为的过程。狭义的自我调节,事实上指自我强化,即当大家达到了自己拟定的规范时,用自己可以控制的奖赏来加大和保持我们的行为的过程。
2、榜样
察看学习:指通过察看别人的行为和行为后果而获得新行为的过程。大众传媒是提供察看学习的最好途径。
班杜拉的察看学习理论
注意过程→维持过程→复现过程→动机过程
榜样的力量
1、榜样包含人的行为,具备代表性的、值得推广的社会事件、某种观念、某种风气。
2、榜样的力量在于行为;榜样的力量在于可以迁移。
选择的原则
1、榜样应有年代性;
2、榜样应有广泛性;
3、榜样应有教育性。
3、强化
强化与强化物
强化指使用适合的强化物来增加行为反应的强度、概率或频度的过程,从而达到强化目的。刺激物则为强化物。
斯金纳觉得,但凡使反应概率增加,或保持某种反应水平的任何刺激都可以称为强化物。
强化的类型与功能
1、正强化:使学习者继续榜样的行为。如:食物、表彰、资金、认同等。
2、负强化:使学习者制止榜样的行为。如:批评、惩罚、电击等。
3、直接强化:直接用途在学习者身上的强化。
4、间接强化:又叫替代性强化,指间接用途在学习者身上的强化,是大众传播发挥功能的主要渠道。
强化的运用
1、正负强化齐抓,以正强化为主。
2、负强化要把握好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