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海南自学考试00529文学概论复习提纲(1)
1、文学观念
文学观念就是对文学的怎么看,是对“文学是什么的回答。文学观念是进步变化的。
2、文学四要点
当代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提出的,文学四要点是指世界、作家、作品、和读者。
3、再现说
在文学四要点中强调“世界”与“作品”的对应关系,即觉得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。
4、表现说
“表现”说在“文学四要点”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,即觉得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、表现、传达。
5、实用说
实用说在“文学四要点”中强调作品被读者所借助的关系,一般地说实用说觉得文学是一种工具,可以为某种社会目的服务。
6、客观说
在“文学四要点”中,客观说把作品抬到高于所有重于所有的地步,觉得作品一旦从作家的笔下诞生之后,就获得了完全客观的性质,它既与原作家不相干,也与读者无涉,它从外面的参照物中孤立出来,本身是一个“自足体”,出现了所谓的“客观化走向”。
7、体验说
体验说是文学四要点中强调读者对作口的意向性的体验这种关系,强调读者阅读作品是的体验和现创造。
8、文学的概念
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形态,它是具备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、凝聚着个体体验的、交流人际的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。
9、符号论的文化定义
从符号学的角度看,文化是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商品及其意义的总和。这个看法是由德国的现代哲学家卡西尔提出的。
10、品质阅读
是指“试图尽量完全地把握作品的肌质,表示第一注意到语言中的各种要点,重音和非重音,重复和省略,意象和含混等等,然后由此向人物、事件、情节和主题运动。这是就西语而言的,如果是论汉语文学中‘品质阅读”则是读者阅读是第一关注文本的用字、比兴、押韵、平仄、对仗和用事等,进一步再延伸到对情景的描写或人物、情节的叙述的理解。
11、经验和体验
个人和见闻和历程及所获得的常识和技能,统称为经验。所谓体验是经验中见出深义、诗意和个性的部分。经验是一种前科学的认识,它指向的是真理的世界(当然这还是知识、常识,即前科学的真理);而体验则是一种价值性的认识和领悟,它需要“以身体之,以心验之”,它指向的是价值世界。
12、文以载道
中唐时期韩愈等古文运动家提出的,经宋代理学家的讲解得到健全“文以载道”的意思是说“文“像车,”道像车上所载之货物,通过车的运载,能达到目的地。假如车装饰得非常漂亮,却不载物,那样车再美也是无用的。可见文学也就是传播儒家之道的方法和工具。如此的文学观念偏重于文学的教化目的。
13、寓教于乐
古罗马时期的思想家贺拉藏斯提出。觉得文学的摹仿要达到“既劝谕读者,又使他喜欢,才能符合众望”。这是一种既看重摹仿又看重读者得快感和教益的文学观念。
14、价值阅读
“价值阅读”表示阅读者“试图尽量敏锐和准确地描述出他在作品中所发现的价值”。当然这里所说的价值,第一是文化价值。
15、审美
审美是心理处于活跃状况的主体,在特定的心理、时空中,在有历史文化渗透的条件下,对于客体的美的观照、感悟、判断。
16、情致
由黑格尔提出。情致是两个方面的互相渗透,一方面是个体的心情,是具体感性的,是会感动人的,其次是价值和理性,可以作为认识。但这两个方面完全结合在一块,不可离别。因此对那些情致特别微妙深邃的作品,它的情致总是是没办法简单地用语言传达出来的。
17、虚静
中国古时候文论定义。“虚静”就是使人的精神进入一种无欲无得失无功利的极端平静的状况,如此事物的所有美和丰富性就会展示在眼前。所以虚静可以理解为审美活动时的心理状况。
18、艺术真实性
艺术真实性是指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的合情适当的性质。
19、出入说
王国维提出的。作家的体验不但要能“入”,而且还要能“出‘:诗人对宇宙生活,须入乎其内,又须出乎其外。入乎其内,故能写之。出乎其外,故能观之。入乎其内,故有生气。出乎其外,故有高致。”入乎其内就是移情式体验,出乎其外,就是体验主体对体验的反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