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的不同之处与联系?为何即便被审计单位经控制测试被认定拥有很完善的内部控制,注册会计师仍不可以完全省略实质性测试程序?
答案:控制测试与实质性测试有什么区别体目前以下几个方面:
控制测试的内容为内部控制,是定性评价;实质性程序的内容为账户金额,是定量评价。
控制测试的目的为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;实质性程序的目的是评价账户金额正确性,为发表审计建议提供依据。
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的联系体目前:控制测试为实质性程序打基础,控制测试的结果为确定实质性程序的性质、时间和范围提供依据;实质性程序是在控制测试的基础上进行的,实质性程序的程度取决于控制测试的结果。
不可以完全省略实质性测试程序的重要原因为:
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达到其营运管理目的而设立和推行的,最严格的内部控制也有其本身的固有限制;一是控制本钱的限制,即被审计单位总是因考虑本钱而牺牲内部控制可能带来的效益;二是人为原因的限制,包含有关职员不理解或错误理解内部控制,有关职员串通舞弊而回避或破坏内部控制等。这类固有限制可能致使会计报表的要紧反映失实。
内部控制是不是真正有效,需要通过实行控制测试程序予以验证,但控制测试只能证实内部控制是不是有效和得到了一贯遵守,而不可以对会计报表反映的合法性、公允性进行证实。
案例剖析题
2、某公司使用应收账款余额的5‰计提坏账筹备,“坏账筹备”账户年初贷方余额为4000元,借方发生额为2000元,另有去年己注销的坏账今年收回1000元,该企业的会计分录如下:
借:银行存款 1000
贷:其他应收款 1000
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500000元,会计职员计提坏账筹备,会计分录如下:
借:资产减值损失—坏账损失 2500
贷:坏账筹备 2500
需要:指出公司存在的问题,并编制调整分录。
答案:该公司存在的问题:
收回已注销的坏账应增加坏账筹备金额,该公司计入其他应收款既导致将来要多计提坏账筹备,增加成本,又为私设小金库或贪污舞弊提供了条件。
年末企业的“坏账筹备”贷方余额应该是:4000|2000+1000=3000元,而依据年末应收账款余额,应维持的“坏账筹备”贷方余额为2500元。所以应冲销坏账筹备500元,该公司反而又提了2500元。
调整分录:
借:其他应收款 1000
贷:坏账筹备 1000
借:坏账筹备 3000
贷:资产减值损失——坏账损失 30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