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高考考试落榜了,我还可以继续念书!”
“只不过一根朽木,没生命,只能让人遗忘。”翻开日记,绝望的眼睛常常是模糊的。似一颗发了芽又干枯的种子含着垂危的生命挣扎,我几乎只和这类没生命的、安静的书本交流……
自述人:马照
2000年高考考试总分482分
2004年武汉大学英语自考专升本班毕业
2006年考上华中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研究生
几家欢乐,几家愁,在高考考试状元被炒红的同时,受冷落的落榜生,无限的失落、郁闷、迷茫、悲观,却门可罗雀。一扇门关上,势必有另一扇门打开。教育和社会的多样化让落榜生有了更多选择。我在痛苦中选择了自学考试,都说自学考试是没“围墙的大学”,我便在这个特殊的范围里跋涉,先后历程了从落榜生到自考专升本生、研究生的崎岖路途。
失落
一直沉浸在黑色的心情里
落榜的征兆在估分的时候就已经有了铺垫,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在家等待。自分数出来,内心好像是在历程一个寒冬,在泪水的浸泡中度过了漫长的暑假。
家境贫穷的我非常渴望上大学,但在邻居的冷嘲热讽中,心如寒冬般疼痛,“打工去吧?”孤苦的爸爸无奈地说,在这个处境下,我只能沉默。
在和爸爸冷战中的我,好像成了一个失去灵魂的空壳,麻木不仁。“行,我去打工赚钱给弟盖房屋娶媳妇,那挣来剩下的钱再干什么呢?”我以反抗的声音质疑爸爸,不大的问题却好像震醒了爸爸的脑,在几天之后,爸爸赞同我继续念书。
刻苦
两年学完四年自学考试课程
落榜的我陆续收到了约十份来自不同学校的公告书,尽管不是国家统招生,但当时对大学招生性质一无所知的我能读到书,备感欣慰。结合我们的专长我选择了武汉大学的英语自学考试班,种下了新的梦想。
我揣着期望来到陌生的武汉,其他人都是二加一式来报到,我孤苦伶仃地站在一个角落,静静地观看着其他人忙碌,当剩下我一人的时候,一位慈祥的老师缓缓向我走来,不会说中文的我出口一嘴方言,老师听不懂我的话,哑口无言。
没钱上学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,我慢慢向老师介绍了我的家境,并写了补交学费的保证书,终于圆了我的大学梦。因为经济拮据,我一边打工,一边做兼职,在这个新的阶段,每次考试获得的好成绩是我坚持不懈追求梦想的驱动力。
在全年级180多个同学当中,我率先在两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四年的课程。在大学的好环境中,我常去听统招本科的一些课程,常识结构得到持续的健全,开阔了眼界,活跃了思维,不断地对高考考试定终生的理念进行挑战。
欣慰
高悬半空的心终于放手来
然而,自考专升本拿到手,因为遭到歧视,找工作碰壁折断了本还未成熟的梦。在老师和家人的鼓励下,我重整旗鼓,开启考研路。在考研中,数支用完的笔芯、一叠叠写完的草纸……都计算不出考研的心酸和付出的代价。
为筹备充分,我不惜买了很多的书和复印资料,复习提纲和书本几乎占据了我本来就狭小的房间,曾有好多次走近了教室门口,又想离开,复习的枯燥生活叫人望而却步。听收音机和写日记成了我精神发泄的地方,在沉寂的深夜,复习一天的疲倦在聆听收音机节目中解决。
然而,第一年的匆忙复习并未打开读研的门。“沉舟侧畔千帆过,柳暗花明又一村”,这句话是我的言志录。每当熬不住的时候,常找一些考研成功的例子读,这类精神力量勉励着我向前再向前。特别是考完等分数的那段日子,好几个晚上半夜醒来没办法入眠,只好打电话给爸爸探寻一点安慰,一打竟是一两个小时,焦急不安的情绪一直持续到分数公布。
考研是一个不断地解开悬念的过程,攻克书本未知、能否考上、即便上了线能否录取都是一个个悬念。半是喜悦半是忧虑,一门分数偏低使我与我们的学校无缘,只能另谋出路,苦苦地在网上搜索能调剂的学校。直到我拿到录取公告书时,我高悬半空的心才放手来,最后我读了华中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管理学的研究生。